坚持党的领导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我国特色制度的优势”。党的领导是我党的鲜明特征,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党员领导干部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始终做到坚持学习、勇于创新、心系群众。
让学习在“真抓实干”中增强本领。将学习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作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途径。学习不仅要有精度,还要有广度,不仅要有理论,还要有实践,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能力。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跟国家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思想,要把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做到学以致用、学为所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让创新在“敢为人先”中开拓进取。创新是引导发展的首要动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创新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智慧,不仅要有思想,还要有行动,不仅要有方案,还要有实施。把创新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精神、一种能力,不断增强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突出主要和难点,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多的经验和支撑。要把创新与实践相结合,把创新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把创新的敏锐性和敏捷性转化为实践的敏锐性和敏捷性,把创新的生命力和动力转化为实践的生命力和动力,做到敢为人先、勇于开拓,敢闯敢试、敢于实践,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让服务在“心系群众”中赢得信赖。将服务群众作为本职。把服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使命,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坚持群众立场和群众利益,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感受,坚持从实际出发和从群众需要出发,关心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解决群众的所急所忧所需,满足群众的所盼所求所愿,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把服务与工作相结合,把服务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把服务的亲和力和渲染力转化为工作的亲和力和渲染力,把服务的温度和力度转化为工作的温度和力度,做到心系群众、情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喜事,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张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