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强”激发人才发展新动能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带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国家事业建功立业。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还需以“四强”激发人才发展新动能。
强政策保障,培养人才。人才是强国之本、兴邦大计,要充分珍惜、充分重视、充分盘活,建立配套完善、因材施教的人才培育机制。培养高素质人才,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既要用心关注人才衣食住行学等方面基本的生活需求,又要用力关注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推进、个人发展等工作上的中梗阻问题,在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政务服务、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上真研究、出实招,为人才打造创新创业的“磁力场”、宜居宜业的“生活圈”。
强文化氛围,团结人才。推动创新发展,离不开尊才崇智的文化土壤。人才流动,意味着他们要突破地域、方言的局限,把“他乡”当“故乡”,难免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这就更需要我们在工作之余关心关注人才,要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和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广泛开展人才交流活动、搭建人才“联谊会”、创建人才“交流群”,拓宽线上线下互动渠道,凝心聚力构建人才工作大联动格局。
强地域优势,带领人才。产业兴则人才聚。一个地方的发展劲头、发展潜力是吸引人才的首要优势。要建立“人才飞地”,就要准确绘制人才需求地图,摸清本地区重项企业人才需求的具体领域、数量和层次,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要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探索“机关+中介+企业”相结合的引才新模式,既为人才发展结对子、找帮扶,又为人才发展谋未来、寻出路,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高精尖人才发展。
强发展前景,成就人才。让人才有看得见的“向上”的希望,就要坚持“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什么样的人,岗位缺什么样的人就配什么样的人”的用人原则,要信任人才、放手使用、大胆使用,把他们推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决策等主战场、主阵地,让他们在解决高新技术发展难题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困扰上、解决社会矛盾纠葛上大显身手,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人才振兴助推事业高质量发展。(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