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科心理读书会5·25心理健康日特别活动 ——相约成都图书馆,读书话共情
2002年5月25日,成都中科心理联合成都图书馆,共同举办5·25心理健康日特别活动。5·25心理健康日对于心理健康的科普宣传和心理健康项目的推进工作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之所以我们“相约5·25,读书话共情”,是因为共情(又叫做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对于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上午九点,在“成都图书馆主题分馆—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成都中科心理和成都图书馆与读者一同遇见《共情的力量》。这是成都中科心理和成都图书馆联合举办的“5·25”心理健康日特别活动,是为每一个关注心理健康和关心家庭社会和谐的“共情爱好者”准备的节日惊喜。活动特邀三位专家老师参与,分别为读者朋友带来《社会与家庭的共情时代》、《共情与家庭教育》和《共情与公益心》三场主题报告分享。
黄煜老师作为开场首先主讲的老师,有着深厚的心理咨询经验和共情研究专业的学术背景。他从自己学生时代摸索科研方向的故事开始讲起,拉近与现场读者的距离。黄老师提出“时代需要共情力”,通过展示不同共情感受的图片,让在场读者通过实际体验,理解过往经验、个体差异对共情能力的影响。 黄老师提出,在家庭中我们也应该进行共情式沟通,并带大家体验了心理评估工具“爱情三角形”的使用,帮助读者客观分析亲密关系的现状,进行家庭关系调整,为共情沟通和家庭和谐创造基础。
提问环节,黄老师从专业心理咨询角度回答了过度共情可以通过行为系统脱敏和情绪稳定化技术进行调节。每个人的共情能力在认知、情感、躯体和行为四个方面会有不同的表现,如何握住自己共情反应的“遥控器”,可开可关、随心调节,拥有更好的心理灵活性,我们需要提升对自己共情能力的认知和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有时或许也需要处理自己个人成长的议题。
在随后的共情和家庭的板块中,黄老师金句频频:“假沟通,好过不沟通”,“我们要警惕沟通聋哑症”。“看到问题,找到差异”;“先共情,再同频,才沟通”;“包容接纳而非忍耐接受”;“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用情用心不用力(巧用力)”。
第二场讲座由张耘晖带来,张老师根据《共情的力量》一书中的内容进行精华提炼。比如:“共情和同情如何区分?”“同情像是油和水的混合,它们有接触和相互作用,但一直都维持着各自的性状。而共情就像是水和牛奶的混合,能使得每个人都变成了对方,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两个人都处于共享着的同一种体验中。”
张老师用一则“小故事”,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共情的5个技巧步骤:1.重复2.表达自己理解到了孩子的观点3.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4.询问对方的感受5.分享类似经历。提出新场景,从“感受+理解+指导”三个方面介绍了共情话术的运用。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三场报告中的第三场,主讲人为长卿老师,长卿老师是一位“公益人”,更是一位“战斗者”。长卿老师参与公益工作已经超过十年,他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在讲座中,他真诚分享了个人的励志故事,当他提到自己的读书计划,“过人的”打字能力,全场响起了掌声。长卿老师从另一个角度展开对共情的分享,立足于“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心理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从生活实际展开,介绍了与孩子相处的方法,重视陪伴的力量。
共情让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共情让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共情的力量》这本书也正是教会我们用一个想法邀请另一个想法,用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用心理学的力量把善意在社会中传播下去。
本次《共情的力量》地面读书活动是成都中科心理继“中高考心理减压线上研讨会”之后,五月心理健康月的第二场主题活动。第三场主题活动将在5月29日,在“高网国际高尔夫学院”举行“成都中科心理户外高尔夫主题亲子体验日”。
整个五月,成都中科心理联合成都图书馆、恩培思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国育未来教育研究院和北京幸福力教育等相关单位,在“西南幸福研究院”的积极承办下,为青少年身心健康与家庭幸福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