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老太被判给我们上了一堂防疫课
3月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秩序犯罪典型案例,毛某某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案位列其中。江苏南京市民毛某某疫情期间严重违反防控规定,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导致医院被封闭,大量医护人员被隔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红星新闻)
回头细细梳理整件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从2021年7月16日毛某接触南京禄口机场地勤卫生人员之日起,到2021年9月13日,毛某第四次在公安机关接受询问之日止,毛某曾有多次机会减少自身对公众的危害。然而,由于毛某一而再,再而三地隐瞒和回避,最后给公众和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最终把自己推到了整个社会的对立面。迎接毛某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可是留给我们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却是深深的思考。
当今的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大家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频繁的社会矛盾和日趋紧张的人际关系,人们的精神压力逐年增大。一场疫情,给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按下暂停键的同时,也给不少人的情绪提供了宣泄口。我们可以看到,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让形形色色的各种负面情绪在公众面前暴露无遗。
在整个疫情的三年里,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杂音,某地有人因在疫情期间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某地出现少部分群众对核酸采集人员不尊重,不礼貌,甚至谩骂攻击相关工作人员,某地工作人员因工作态度简单粗暴,引发群众不满,被解除当前职务并责令向公众道歉……各种情况不一而足。
如果我们单纯把疫情中的种种不和谐单纯的解释为个别群众的任性,不理智,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面对突如而来的疫情,我们有政府组织仓促之间的应对失当,面对疫情,我们有一而再,再而三被封困的焦躁情绪,面对疫情,我们也有经济压力下的现实困境。种种因素叠加,衍生出的各种问题,需要我们更加宽容的去面对,需要我们投入更大的耐心去解决,同样也需要我们用更加细致和持久的工作去消化。
疫情是一场大考,考的是我们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和组织能力,疫情是一场大考,考的是我们社会整体的危机承载能力,疫情也是一次大考,考的是我们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
相信在今后的时间里,类似的不和谐声音还会再次响起,毛某不会是也必然不可能是最后一例,我们不妨多一份理解,少一点抱怨,多一份责任,少一点散漫,我们坚信疫情终会过去,明天更加灿烂。(舒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