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心病狂!广告能植入梦境?这还让不让人做美梦了!
如今,各种广告早已无孔不入,年轻人即便不看电视,也逃不过铺天盖地的网络弹窗;上网追剧,即使你是土豪vip,可以跳过片头广告,却也无法忽视剧中无处不在的品牌植入。
从“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到“我是渣渣辉,是兄弟就来砍我”的贪玩蓝月,再到突然爆火的蜜雪冰城神曲。
这些广告听得我们耳朵起茧,但它们的魔性洗脑让人挥之不去,甚至有人做梦都会突然出现。
梦里能梦到广告词这当然是一个偶然事件,不过大家有没有预想过这样一个可怕未来,也许有一天我们的梦里也可能被植入广告呢?
来自麻省理工和哈佛的研究人员 Adam Haar Horowitz、Robert Stickgold 和 Antonio Zadra,最近撰文指出,广告商已经开始入侵我们的睡眠,试图将产品植入我们的梦境。
他们指出,梦境是可以被操纵的。你的睡前行为,以及睡眠时接收到的信息,包括声音和气味,都可能会作为「刺激源」影响梦境,甚至产生现实影响。
去年1月美国饮料公司Molson Coors的一次梦境广告试验,就让他们感到忧心忡忡。
Molson Coors制作了一段特别的视频,主要内容就是高山流水的自然景观,但中间时不时地会穿插自家的产品。除此之外BGM也是专为引导梦境而设计的,还请了一位哈佛心理学家来全程协作。
然后,Molson Coors公司请来18位受试者,让他们在入睡前反复观看这段视频。结果当这18名受试者醒来后,有5人声称自己梦到了Molson Coors的啤酒或苏打水。
虽然实验结果不能算有多成功,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们的梦境是可以被人为干预的,甚至能被植入某个特定的商品......
Molson Coors 不是唯一对梦境植入广告感兴趣的品牌。2018 年,汉堡王在万圣节推出过一款名叫「噩梦」的汉堡包,睡眠学家对 100 人进行测试,称它让人们做噩梦的几率增加 3.5 倍。而 Xbox 也曾推出「Made with Dreams」营销活动,让玩家在睡前玩 Xbox 并记录下他们的奇妙梦境。
Adam Haar Horowitz、Robert Stickgold 和 Antonio Zadra3 位研究人员提醒称:“Coors 的梦境广告不仅仅是一个花哨的营销活动。这是一个信号,曾经的科幻小说可能很快就会变成现实。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非常滑的斜坡上。将滑到哪里,以什么速度滑,取决于我们选择采取什么行动来保护梦境。”
的确,如果这项技术完全被资本把控,成为又一种牟利的手段,在梦里插播广告来洗脑消费,那我们的生活必然大受影响。
到那时,我们的梦里可能出现如下的场景——
在正式进入梦境之前,先要看过几条广告,然后会有一个甜美的声音提示你,只要充值成为VIP,即可跳过广告,进入梦境;
进入梦境之后,我们在梦中所见到的一切事物,都会明确注明品牌和生产厂商。你所到的每一处都会有一块大屏幕滚动播出各类广告,让你不胜其扰;
周边也会有穿着各异的人,操着各种各样的口音,向你推销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甚至强制消费情况恐怕会变本加厉,毕竟法律可管不到梦中;
在你快要醒来时,也会有一个声音告诉你,本次梦境到此结束,此次梦境由xx平台打造,由xx公司赞助体验......
从此安心睡眠只怕也成了奢望,想想都觉得可怕。
技术应该更好地服务于人,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过度入侵我们的生活和睡眠。就像为了帮助人们安睡而做出技术突破的力活元(赛立复 NADH)。
美国宇航局NASA的一项研究显示,NADH能显著减少时差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由于NADH方便服用,没有不良副作用,相比传统倒时差的方法,如光疗、褪黑素、兴奋剂、镇静药物等,NADH更有效果并且更具有实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NADH已获得营养保健品管控最为严苛的国家之一加拿大颁发的NPN(Natural Product Number)纯天然产品认证,编号为80085730,消费者可在加拿大卫生部官网查询,品质值得信赖!
技术无罪,但滥用技术却会带来灾难。相信在将来,往梦中植入商业广告会得到严格监管,做个属于自己的梦,绝不应该是 VVVIP 包年会员才能有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