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龙回:用一抹抹“党员红”擎起党旗“格外红”
“请大家提前准备好您的健康码或者身份证”“请您扫码查验下赣通码、行程码”“请问您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帮助您。”近日,在赣州市南康区龙回镇18个核酸检测采样点、2个核酸采样服务点、1个集中集中隔离点,处处闪动着党员红,他们或在卡口坚守,或在屋场奔走,或在人群穿梭,或在隔离点服务,用一抹抹党员红筑起了同心战“疫”屏,让高高飘扬在战“疫”一线的党旗“格外红”。
党员“小喇叭”格外响亮
天还蒙蒙亮,在龙回镇半岭村党支部书记肖芳旭的带领下,半岭村“两委”干部和部分党员正在紧张对昨晚布置的全员核酸检测现场进行检查和物资分发,确保等会6点准时开展的全员核酸检测有序进行。现场检查结束后,时间也来到了早上5点多,天已经逐渐放亮了,肖芳旭又召集大伙布置新的一天全员核酸检测宣传动员工作,趁着群众刚起床还未外出的间隙,抓紧时间下到村组、工业园区开展宣传动员。党员们稍加休整,就拿着小喇叭、铜锣等工具出发前往各自负责村组敲门通知群众来参加核酸检测采样。用小喇叭喊、敲铜锣等原始方式逐组逐户通知,口口相传、奔走告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如此状态,龙回镇其他村和半岭村一样,已经坚持了多天,不少农村党员无需动员就主动到村报到,当好抗疫“小喇叭”,发扬“铁脚板”精神,宣传发动群众参加全员核酸检测,成为抗疫一线的红色暖色调。
党员“志愿者”格外亮眼
“请大家为了自身安全,不要聚集、带好口罩、间隔1米排队,打开赣通码或拿好身份证。”龙回镇窑下村党支部党员志愿者蔡振华正在现场维护秩序。在连续开展几轮全员核酸检测中,他都主动参加志愿服务,第一时间到达工作岗位,带头穿起防护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攻坚战。烈日下,他在核酸采样现场来回走动,劝阻引导群众排好队、不聚集,带好口罩、间隔1米……有时在检测点上从早上6点开始工作直到下午4-5点,一天下来工作十多个小时,汗水早就浸透了衣裳,但从来没听他喊累。同样,在龙回镇其他村,来自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志愿者队伍跟蔡振华一样,主动穿起防护服,连续奋战在一线,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给群众登记信息、维护现场秩序、帮助群众申报“赣通码”等,筑起了一道格外亮眼红色风景。
党员“速递员”格外给力
“全员核酸检测任务特别重,一线采集人员特别辛苦,绝不能在样本转运环节掉链子。”龙回镇核酸样本转运工作人员茶叶坳村党员肖芳健正开着私家车运送刚刚新收集的核酸样本到镇卫生院。据了解,为打通核酸样本转运送检“最后一公里”,龙回镇以村为单位,发动党员自带交通工具组建了17支核酸样本转运小分队,把本村核酸采集样本及时转运送至镇卫生院。为了做好转运送检工作,17支小分队全天候守候在采样点,接到指令第一时间把样本送至镇卫生院,一刻也不耽搁。正是有了这样一支给力的党员“速递”队伍,给打赢打好全员核酸采集战增添了底气。
党员“守门员”格外卖力
“您好,请扫下‘赣通码’查验信息,请问您是去哪里……谢谢配合。”在龙回高速出口、105国道2个核酸采样服务点工作人员正举着印有“赣通码”的牌子,引导下高速和入境南康的车辆司乘人员扫码,查验健康码、行程码、24小时核酸检测报告等;在服务点核酸采样现场,工作人员身穿隔离衣等“全副武装”,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正在对需核酸采样人员进行登记。2个服务点的车流量特别大,且这项工作要求24小时连轴转,既辛苦,又危险,不少人不愿意干。为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龙回镇组织安排党员干部先上,同时在两个服务点成立临时党支部,做到“疫情防控工作在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党员就战斗在哪里”,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坚守在服务点的党员表示,“不管再苦再累,我们会一直坚守下去,严格当好防疫一线‘守门员’,用担当和责任筑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守好南康‘南大门’。”
党员“服务员”格外用心
“隔离不隔情,离家也是家。我们辛苦一点,也要竭尽全力给隔离群众创造良好环境。”龙回镇半岭集中隔离点负责人、临时党支部书记张晨宇说道。为保障集中隔离点正常运转,龙回镇组建了一支以党员为主的工作专班常驻隔离点,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集中隔离点工作任务繁重且琐碎,在面对硬件设施还不完备、人员物资还很比较紧缺、接收人员入住时间常常不确定、工作流程机制还不完善等困难时,以及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时,他们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身兼数职、加班加点,统计物资发放、梳理当天工作情况、制定明天工作清单、上报日信息报表、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完善工作程序流程……每天都要工作17-18个小时,他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隔离群众的“舒心指数”“幸福指数”。正是有了他们的辛苦付出和共同努力,龙回半岭集中隔离点逐步走上正轨,整体运转平稳有序,工作流程和机制不断完善,也积累了不少管理经验。他们表示,“我们将继续奋战,为扫清风险点、巩固社会面动态清零成果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会一如既往的为隔离群众做好服务。” 文/蓝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