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高陂镇:打造10公里产业带 探索共富共享新路径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高陂镇坚持以大改革引领大发展,因地制宜打造了以金沙柚为主的10公里产业示范带,探索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共富共享新模式,以农业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打开“两山”转化通道。
位于高陂镇泗源村的绿丰果业合作社前身是一家以种植温柑、南丰蜜桔为主的果园,种植品种单一,产量不高。近年来,果园发起人邓兰云通过吸纳周边农户组建果业合作社,将村集体产业基地一并纳入共建管理,实行“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风险共担”方式抱团发展,社员由当初的6人发展到143人,基地的种植面积由当初的200余亩发展到目前的5000多亩。 同时,合作社在做大数量的基础上,按照村集体10%、农户30%、合作社60%进行分配。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经营“五统一分”利益联结方式,推行有机无公害富硒种植标准,提高了水果品质,有效解决入社果园品种、品质、品牌问题,唱响了“富硒好产品,万安原产地”品牌,从而提高了富晶果业合作社在市场的占有率和抗风险能力,打造出远销北上广的“富晶”水果品牌。2021年帮助果农销售水果近100万斤,形成抱团发展的聚变效应,探索性地实现了合作社、村集体和农户“三方得利”。
“五统一分”,技术是关键,这将直接决定产品的品质,影响到品牌的塑造。邓兰云凭借自己多年来从事果树种植积累的经验,开设技术课堂,定期组织果农到基地上来进行技术培训,并根据果农基地的具体情况,上门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抱团”发展不仅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也解决了果农的销售难题。让果农按照合作社制定的井冈蜜柚和脐橙的种植标准来生产,果农的水果则由合作社统一代销。
“高陂镇土壤富硒,适宜发展富硒水果产业,况且高陂镇多年来注重水果产业发展,水果种植有深厚的技术积淀。泗源、下东、高陂、符竹这几个村地势较平,有利于连线成片发展富硒水果产业,这也是我们基于本地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的考量。”高陂镇镇长程远炜介绍说。高陂镇土壤富硒的特性,赋予了这里生产的农产品具有更好的价值属性,也迎合了当前市场对绿色富硒农产品的需求,高陂的水果不但走俏市场,而且价格也相当诱人。
高陂镇绿丰果业合作社负责人 邓兰云:今年的价格很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今年拿到了富硒产品的认证、有机绿色产品的认证,正因为提高了我们的品质,有了这些品牌的认证,我们这个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绿丰果业合作社带动了入社的社员农户走上了果树种植的“致富路”,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附近的下东、高陂、符竹等村的村集体、果业种植合作社、农户也纷纷加入到水果种植行列中来。下东村依托省级龙头企业——联正农业公司,打造了6000亩的产业基地,经营主体众多,既有龙头公司、村集体,也有村干部、致富能人、脱贫户。
高陂镇下东村党支部书记 王勃:我们村集体果园也加入到产业基地中来,同时也引导、鼓励周边农户发展产业,形成了规模效益。
高陂镇下东村果业种植户 郭人玮:因为我们看到高陂当地那几个大型果园,他们建设得非常好,他们种出来的产品、果品也非常好,他们技术这一块也是比较稳定,也有专业的指导老师,然后他们的销路也是有稳定的渠道,那我们现在跟着他们过来也加入到这个行业,最关键的是它的效益还不错。目前,基地里面的黄桃、奈李、葡萄第一年挂果了,也产生了50来万的效益。
高陂镇10公里产业带建设,建立了“抱团”发展机制、“绑带”发展机制、“传承”发展机制,推动了经营方式之变、联结方式之变、培训方式之变,富硒水果打入国内外高端市场,有力地助推了当地富硒水果产业上规模、创品牌、促增收,探索出一条共富共享新路子。
高陂镇党委书记 何庆华: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高陂镇充分发挥企业、能人引领带动作用,发展以金沙柚为主的10公里产业示范带,沿线富硒果业面积超过了3万亩,我们所采取的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经营发展模式,有效的解决品种、品质、品牌问题,提高富硒果业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形成抱团发展的聚变效应。这就是我们坚持以大改革引领大发展,以观念之变、路径之变实现了成效之变。(高陂镇人民政府 康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