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重视创新,谋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靠创新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科技创新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越是发展势头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看到自身不足,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相比,在创新理念、要素配置、体制机制等方面都还有一些短板,抓创新、谋创新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解决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等困扰,都需要从源头发力,夯基固本,补短加长,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是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强大精神动力。树高叶茂,系于根深,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是“卡脖子”的深层原因。基础研究投入是战略性投资,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有了充足的投入作保障,在基础研究上“拉满弓、绷紧弦”,壮大新兴产业、续足产业发展后劲,就有了更大凭仗。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需要长期稳定的支持政策,倡导自由探索和问题导向有机结合,有宽容失败的度量,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才会形成更热烈的创新氛围。
广泛激发社会创造潜能,重在硬条件与软环境协调配套。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走活育才、引才、用才这盘大棋,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支持科研人员轻装上阵,脚踏实地、一心一意搞创新,让立志创新者人人都能英才得展,才会有越来越多“从0到1”的突破;出台更多激励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让创新者获得更大甜头,创新的热情才会更高;注重培育创新的土壤和环境,让科技创新有足够的软动力,才会有更多的创新团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科技奖励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鲜明宣示,大会展现的累累硕果,昭示自主创新事业大有可为,还要有更大作为,当前国际科技博弈日趋激烈,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
牵牢科技创新“牛鼻子”,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创新棋子落,发展满盘活。聚焦创新这个决定性变量,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跑出加速度,全面建设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举措。(闫建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