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能源新疆公司榆树泉煤矿:“对症施策”让安全“不停歇”
10月12日,笔者从河南能源新疆公司榆树泉煤矿了解到,该矿结合矿井生产实际,在安全管理上,结合井下安全不稳定因素,对症施策、狠抓落实,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
“体检”找“症结”。为确保矿井安全发展,该矿针对生产实际,各专业成立了安全隐患排查小组,通过学习《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找到安全管理中的“顽疾”,建立健全双重预防管理体系,熟练掌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根据矿井具体风险点、固定设备、作业流程、动态操作风险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定出管控层级、责任人、管控措施,进行具体管控。在隐患排查方面按照“五定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模式进行管理,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登记、治理、督办、验收、销号、分析总结。同时,针对隐患出现的频率,找出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制定解决办法,确保井下安全生产。
“开方”治“顽疾”。针对安全管理问题,该矿通过理论培训、生产现场两手抓,开出“抓好全员理论培训和现场培训”的两剂“药方”。一方面加大对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理论培训,有效提高其安全管理标准。另一方面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安检人员结合检维修施工作业及现场实际情况,对生产一线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技能现场培训。两剂“药方”相互作用,对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顽疾”进行有效“诊治”。
“补气”补“短板”。实施“药物治疗”,该矿以逐级安全监督和日常巡检、定期检查的方式,对各生产区队、关键岗位进行安全检查,深入开展暗查、夜查、抽查、曝光、奖惩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以此来检验各基层区队安全管理能力。若被检查区队存在的安全隐患属于重点监控问题,在监督其限时彻底整改的同时,还要严厉进行处罚并通报。让各级生产管理者红脸出汗,既丢了票子又丢了面子,不断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健身”强“免疫”。该矿实行制度健身,全员参与达目标。该矿以“零违章、零事故、零伤害”为目标,不断升级严治细管、教育培训及“三违”治理力度,加强安全宣教、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等活动的创新开展,及时提醒职工在日常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动作,并制作成卡片发放给职工随身携带,防止职工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同时,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安检科不定期对各单位班前会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各业务部门组成安全小分队,围绕瓦斯、煤尘、及顶板、机电运输等危险隐患,不定期深入井下突击检查,使每个基层区队、每个岗位、每名员工都能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形成持久的“免疫力”,杜绝习惯性违章和群体违章恶意违章,推动安全关口前移,超前防范、综合治理,确保安全管控“零误差”。(徐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