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总制片吴家平:党史学习教育题材电视剧创作之道
电视剧《大浪淘沙》已经收官。这部从5月11日起,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播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获得了很好的收视成绩,双城收视都有破2的表现。网播的热度同样出色,始终位列主旋律电视剧热度榜前列,收官之时,在优酷、腾讯等平台更是排在了榜首位置。
《大浪淘沙》是由嘉娜·沙哈提、林小鑫执导,保剑锋(饰毛泽东)、成泰燊(饰陈独秀)领衔主演,海清(饰高君曼)特别出演,王文娜(饰王会悟)、孙立石(饰李大钊)、杜子名(饰李达)主演,陈若轩(饰陈启航)、孟子义(饰林帆)、徐乃玉(饰朱霄)、王志飞(饰陈父)联合主演的革命历史剧。该剧以二十一世纪审美的方式,借助青年陈启航视角回望历史,讲述了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一直到1945年“七大”召开这二十多年间中国共产党以改造中国、救国救民为己任所进行的不屈不挠、坚苦卓绝的奋斗史故事。
该剧不仅有热度,还有口碑也很过硬。在豆瓣上,网友齐齐给出了五星好评。今年是建党百年,献礼主旋律影视作品众多,为什么《大浪淘沙》能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或许网友的评价可以给出一部分的答案。“细节很丰满、很充实。如果说《觉醒年代》是建党前传的细致交代,那这部剧就是了解从五四之后到南昌起义再往后这段时间很好的党史教材。”“剧中展现出了很多女性视角。女导演很棒!”“很有野心的一部剧,品质也是难得一见!只有看懂了我党走过的路,才能真正理解我党组织的先进性,制度的优越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大浪淘沙》受众画像可以看到,19岁-24岁的青年人占比最高,达到44.26%,25岁-34岁年龄段观众占比29.88%。证明广大的年轻群体也加入到了追剧大潮。被热血的剧情与鲜活的人物所点燃,守在荧屏前的年轻人和创作者与剧中慷慨激昂的“新青年”颇有艺术与现实、历史与现代的微妙呼应。不得不问,这部热血沸腾的党史剧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
第一制片人对话《大浪淘沙》总制片人吴家平,探索该剧创作的心路历程以及经验总结:在严谨中追求艺术创新。《大浪淘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项目,项目从4年前就启动了。怎么才能在党史题材中做出新意?这是创作团队从一开始就反复琢磨的问题。
吴家平坦言:“十年前我们做过《东方》,当时是很成功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再做就必须要有突破。这两年我们观察到大家对于党史的关注多了,而且逐渐形成了一股风潮。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我们是浙江的企业,对于建党故事有一种先天的亲切感,讲好党史故事是我们应有的文化自觉和政治自觉。我们想到在这个时候,推出一部党史学习教育电视剧,把我们的党究竟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过程讲好,正当其时。”
学习从理解开始。《大浪淘沙》在题材选择上,没有刻意去追求表现结果,而是更多地把篇幅交给了过程。马克思主义是怎么样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中国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的?毛泽东思想又是怎么样一步步形成的?这是《大浪淘沙》创作的主题之源。
《大浪淘沙》里战争戏大场面并不多,反而开会戏政论戏很多。吴家平反复强调党史剧一定要注意把脉络梳理清晰。为什么有些剧会让观众感觉“假大空”,主要源于观众对情节的不理解,无法产生共情,“为什么会这样?他是因为什么才会是今天这样?中间的过程必须讲清楚,只有把过程给构建完整了,才能让观众去相信这个事是成立的。比如,当时为什么会有国共合作的想法?为什么国共合作又破裂了?为什么我们要发展自己的工农武装,这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逻辑链。”
我们党奋斗前进的过程中,党的事业发展不是一下子就走到了正确和成功,它其中有过很多的徘徊、挣扎、讨论、争吵和挫折,甚至有过严重的失败和错误。有的人离开了,有的人牺牲了,为了能够最终走通这条道路,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但是最终通过实践,我们找出了最正确的道路。这是《大浪淘沙》重点表现的。只有把这些过程和前因,和观众讲清楚了,观众才能真正读懂党史。
吴家平表示:党史必须是严谨的,但党史不是枯燥的,它很鲜活。影视创作的魅力在于严肃的内容与艺术的表达相兼容。润物细无声,党史学习也可以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