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风建设之笔 绘就时代发展新画卷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这一指示如同一记警钟,在全党敲响,为作风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八项规定的实施,让曾经泛滥的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干部们从繁琐的应酬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对党的信任和拥护也日益增强。
作风建设,重在抓常、抓细、抓长。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抓细,就是要深入抓、见实招。从一张发票、一次公车使用、一顿公务接待等小事抓起,杜绝“微腐败”,防止“小错”酿成“大错”。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不能搞一阵风,要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让好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和行为习惯。
在新时代,作风建设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内涵。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只有保持优良作风,才能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战胜困难,实现目标。比如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干部深入基层,与贫困群众并肩作战,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筑起了坚固防线。这些都是优良作风的生动体现。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仍有一些干部存在作风问题。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工作只做表面文章,不解决实际问题;有的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缺乏担当精神和奋斗意识。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影响了事业发展。我们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整治这些不良作风。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需要多方发力。要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纪律意识,让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要强化监督执纪,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让作风问题无处遁形。要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将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形成长效机制,为作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指引,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作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王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