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兴国县古龙岗小学:践行“双减”,期待“双赢”
“双减”怎样落地生根?怎样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公平快乐的教育?这是时代给我们每个学校出示的一份沉甸甸的考卷。当下“双减”正在进行时,赣州市兴国县古龙岗小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一方面做好教师的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提升教师创新作业设计能力;另一方面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家校共育,以此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切实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快乐成长环境,实现作业的赋能增效,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切实让“双减”政策在该校落地落实。
聚焦“双减”文件精神,提高师资团队认知水平
要想落实“双减”政策各项要求,做好义务阶段学生教育工作,还需从教师方面着手。该校组织全体教师队伍一起认真的学习“双减”文件的精神,使每一位教师均意识到“双减”是党与国家现阶段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一项重要工作,同时给予双减工作足够重视。
另外,该校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全新的理念,转变过去的作业观念,精准和深入的去了解新时期“双减”政策对于“作业内涵和功能”的解读,不仅要关注作业的形式、内容和学生的完成情况,也要关注学业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与意义,组织一些作业设计的专题讲座以及创新作业设计的分享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通过相互学习每位教师之间优势互补,解决双减政策下教师作业设计的困惑,为教师作业减负工作实施提供科学指引,让教师有方向和有明确目的去完成“双减”时期各项任务,助力双减政策下的“减负提质”。

聚焦提升学生素养,创新优化作业设计
该校充分利用组内教研和集体备课时间,各年级教研组长带领教师找准单元重点与难点,研讨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依据赣州市中小学教学常规(实行)要求,该校立足教材,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类型多样的作业,合理选择批改方式。
“预学、共学、拓学”。该校在作业观念认识方面,转变思想,低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并且均衡口头类作业与实践类作业。其他年级作业的设计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培养合作的习惯,设计“预学”“共学”“拓学”使学生逐渐养成合作、研究、探讨的良好学习习惯。
控量提质。该校在控制作业数量方面,提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要旨是“控量提质”,必须保持学生在校内和课后适度的作业任务,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通过教师集体研讨,学习其他教师优秀作业设计。学校开展评选优秀作业设计活动,形成互学互评的良好氛围。
自主设计课堂作业。该校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尊重学生的个性,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实际情况设计和选择作业。在课堂作业的布置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课堂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作业来源于生活。该校教研组的老师们集思广益,各显神通优化作业设计。各教师的着眼点和教学重点从以往只做好课本知识的传授转移到生活中,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聚焦学生成长需求,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构建完善的课后服务共治和共享机制。课后服务是一项育人工程,也是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做到“安全第一”,做好学校放学时间和家长接送时间的有效衔接;“作业优先”,以学生能在校内完成作业作为课后服务的头等大事;“兴趣为本”,以学生兴趣出发设计课后服务课程;“活动育人”,应以活动实践来体现。
以此为标准,学校组建课后服务管理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各中层领导和教师是小组的成员,多方参与、研究,建立并完善《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与管理方案》等相关制度,制定和严格落实考勤等举措,不断的细化监督与管理,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全面加强保障课后服务工作。
与家长取得联系,建立良好关系。开展“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教育“双减”政策出台的背景以及意义、内容,然后介绍学校管理工作采取的办法。教师借助家长会与教师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并且主动的为家长讲解义务阶段实施的“双减政策”。通过家长会为学校与家长之间搭建里沟通的桥梁,家长对“双减”工作达成了共识,这为学校“双减”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便于家校携手一起助力学生的成长。
上好作业辅导课,利用好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发现问题。以“学”代“教”,减负增效。每天的课后服务第一时段,学校组织学生自主做作业,老师做到“三导一拓展”: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基本完成书面作业;指导学生书写规范、做题正确;辅导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在学校将知识消化透彻,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推行“学习共同体”课堂改进实践,积极打造“温暖、相融、宁静”的学习共同体课堂。学科作业不回家,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现在的他们精神面貌越来越好。
对各学科老师严格管理,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教师不讲新课,给学生表达时间,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并倡导利用课后延时服务及各种时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面对面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完善教学设计。
上好多彩兴趣课,探索具有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该校开展多元化的素质拓展课程,让校园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组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足球以及篮球、手工类活动、书法课程等,多元化的选择以发展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实现了参加一个社团,培养一种兴趣,练就一项技能,学会一门知识,享受一份快乐,体会一份成功的素养培养目标。

为不断提升服务效果,学校定期开展课后服务成果展示汇报,充分利用优秀作业展、经典诵读比赛、运动会等进行汇报演出,为学生展示特长搭建了舞台,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特长发挥、学校特色发展,赢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实践证明,“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控量提质,提升了指导力;教师精准提质,增强了研究力;学生减负提质,激活了学习力;加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古龙岗小学将继续深入研究“减负提质”,扎实推进,让教育回归教育本真,把“双减”要求执行到底。
文/图 谢宗权、伊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