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边人”管“厝边事”,福建惠安法院新聘“厝边调解员”上岗啦
为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多元解纷工作机制,促推基层治理“五治”融合,近日,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人民法院台商区法庭召开惠安法院泉州台商投资区乡村、社区“厝边调解员”聘任仪式暨交流会。
会议伊始,台商区法庭庭长黄钕婷首先介绍了“厝边调解员”的工作职责并进行有关说明。随后,周泽强副院长、黄钕婷庭长共同为调解员们颁发聘任书。
据悉,“厝边调解员”任期三年,第一批成员为9名,由泉州台商投资区村、镇、区三级调解组织及相关群团组织酝酿推荐。他们有的是人大代表、基层社工、退休职工、心理咨询师,有的则被认定为泉州高层次人才,均长期服务于台商区各乡镇,具有熟悉乡情、群众口碑好等优势,经过层层把关与考核,最终组成了这支来自各领域、各行业的“厝边”调解队伍。
“厝边人”暖“厝边心”—共同搭建“连心桥”
新任“厝边调解员”林银花上台分享经验,演示幻灯片里皆是“法院+厝边”调解工作案例。
“三年没见到妈妈,妈妈你知道我已经比你高了吗?”在法院干警、“厝边调解员”林银花的见证下,阔别三年的母女从“近乡情怯”到相拥而泣。
林银花原来是泉州台商投资区学校社会工作心理健康服务项目的社工,在一次接待中,她发现学生小赵因原生家庭受到心理创伤开始“自残”,从事心理咨询与社工服务多年的林银花立即启动红色治疗性服务“危机干预”,迅速联动惠安法院台商区法庭的司法力量开展工作。法院延伸职能,“厝边”发挥优势,双方共同分析研判、制定帮扶方案,对小赵父母开展家事访谈、亲职教育,再帮助小赵进行社会功能重建、监测干预。如今,小赵重温家庭温情,加入了学校社团,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这则案例让我更加坚定地想要服务乡邻,‘厝边调解员’身份也让我感受到自己不是单兵作战,在家事解纷工作中我会发挥心理帮扶的优势,不断温暖‘厝边心’。”林银花在分享最后感慨道。
“厝边人”说“厝边话”—争当邻里“润滑剂”
“咱闽南人爱泡茶,上门调解我就会自带一盒茶叶去,重要的不是茶,而是让他们感觉到被尊重。耐心倾听,用乡音俚语劝导,一些家长里短的纠纷自然就化解了。”郑蓉蓉分享调解经验。
据了解,郑蓉蓉连续多年担任惠安县人大代表,是乡邻中有名的“热心肠”,她表示有了“厝边调解员”这个身份,去调解案件时更有底气,也更有决心当邻里之间的“润滑剂”。
成果展示与经验分享后,具备“金牌调解员”身份的黄国忠分享了调解员与法官“结对子”配合的心得体会与真实感受,表示调解成功的关键一环在于法官的指导调解、普法保障作用。会上,惠安法院台商区法庭干警为新任调解员讲解调解策略与技巧,提升他们的调解能力与法律知识水平。
此次会议强调,“厝边调解员”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善用“地熟、人熟、情况熟”优势,当好社情民意的“知心人”;要巧用“乡音乡情乡理”优势,架起信任沟通的“连心桥”;要精研“法、理、情”融合之道,当好定分止争的“裁判员”;要秉持“公心、热心、耐心”操守,树立公道正派的“风向标”。
接下来,惠安法院台商区法庭将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提升年”为契机,凝聚合力强化保障,共筑“厝边调解”的坚强后盾,让和谐“枫景”画卷绘就于“厝边头尾”。(惠安法院 黄钕婷、陈佳凤、傅泽伟)